原生家庭的批判,让年轻人更幸福

观察员 毒舌杂谈 77 0

首先应当申明的是,我方所提倡的原生家庭批判,并非是纯然的宣泄,而是带有理性与情感的,相对客观的批判。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校,原生家庭的影响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孩子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那个由自己和父母构成的家,就是整个世界。

初中政治课本上曾写道:“家是心灵的避风港”,可若是连这避风港都翻涌起海啸来,一个年幼的孩子又该如何自处呢?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这句话足以说明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人生的重大影响。

反方认为原生家庭造成的创伤难以治愈,而原生家庭批判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且原生家庭批判不仅难以成功,反而还容易伤及家人感情,使整个家庭都不幸福。

先说感情的问题吧。家庭是由每一个家人构成的,而孩子何尝不是家庭的一份子呢?只有所有家人都感到快乐,一个家庭才能说是幸福的。

当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造成伤害的时候,这个家庭就已经不是幸福的了。换句话说,一个会导致创伤的原生家庭,怎么可能真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呢?那些和平的表象,不过是用加倍的疼痛与隐忍换来的。

所以我认为,一个家庭的不和睦,本就不该怪在原生家庭批判上。恰恰相反,正是家庭的不和睦催生了批判。

再来说说批判难以成功的事情吧。原生家庭批判真的有那么难吗?以我个人见解,应当分为三种。

其一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爱着,然而由于种种问题存在心结的;其二是父母不爱孩子,从而忽视孩子甚至动辄打骂的;其三是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情感淡薄的。

第二种自是不必说,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如果不进行原生家庭批判来认清现实的话,难道要一辈子困在对父母的迎合讨好和对爱的渴求中吗?

第三种也类似于第二种,那些孩子总得知道自己的家庭是不正常的,才能够尝试做出改变。

大多数人都属于第一种,由于自己与父母难以相互理解而存在心结。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其实都已经尝试过沟通且失败了。

反方认为既然沟通失败了,那么进行批判也无甚意义。

然而事实上,既然父母与孩子彼此互相爱着,又怎么可能真的不在意对方的看法呢?中国式父母大多数不擅长表达爱,可难道我们从生活中真的体会不到他们的爱吗?中国式的孩子也往往羞于提及爱,可他们难道在心底里就不是深深依恋着父母吗?对于互相爱着的孩子与父母来说,他们何尝不希望对方幸福呢?交流上的障碍阻隔不了血脉亲情,父母与孩子终究是骨肉之亲啊!

此处应当重申的是,我方眼中的原生家庭批判是带有理性与温情的,相对客观的。

因为带有理性,所以批判的方式也随实际情况变化,而绝不仅仅局限于沟通那么简单。举个例子,当你在痛苦难以自抑时,不妨与朋友或网上的陌生人倾诉来暂且缓解;而当你在情绪稳定时,则更应该冷静地去思考问题;最终,当你觉得你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去解决心结的时候,再去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因为带有温情,所以不是全然的仇恨与宣泄,反而是为了让双方都更幸福。批判并不一定就是声嘶力竭的哭喊与怒不可遏的斥责,而更应当是真正交心的谈话,是父母与孩子爱的和解。没有人生来就知道如何爱别人,父母和孩子都得在相互陪伴的过程中渐渐学会如何爱对方。而这样一个探索爱的过程,难道不是充满温情的吗?

因为相对客观,所以不是主观上的情绪输出甚至迁怒,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批判”这个词在古汉语和英语中都是中性词,是近代以来才被用作贬义词的。同样地,在进行原生家庭批判时,我们也应该同时看到原生家庭的好与坏,只有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地解决问题。

最后,让我来论述我的中心观点吧。

进行原生家庭批判的目的是什么呢?依我之见,这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救赎。

很多人都会在长大后感叹,自己终究活成了从前最讨厌的样子。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孩童时期受到伤害,而这些伤害大多源于原生家庭。

表面上,我们厌恶父母那些伤人的行为与言语,并发誓自己以后绝对不会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可实际上,在长大以后,究竟又有多少人能够不再重蹈覆辙,不再伤害到他人呢?

我们自以为坚定不移,可请别忘了,我们都曾为父母的指责而流过泪。那些能够伤害到你的,同样也能够改变你,何况是将与你相伴半生的原生家庭呢?

事实上,在一个孩子受到伤害的那些时刻,痛苦的种子就已经扎根在了他的心里,而终有一日会结出苦果来。模仿是人类的天性,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父母就是他最初的模仿对象。倘若父母从小向他示范的便是打骂,那么他又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温柔的人呢?

相信各位都曾听闻过孟母三迁、曾子杀彘的故事吧?这些故事旨在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环境、好的榜样的重要性,然而在这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原生家庭对于孩子的深切影响。这种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身心健康上,还关乎到一个人的性格、品行等许多特质。可以说,一个孩子身上几乎必然存在他父母所具备的特质。

对于失败,在一切因素中,人最不愿意责怪的就是他自己。于是在不知不觉中,那些曾受过伤的孩子终于还是成为了让人受伤的大人。

屠龙者终成恶龙,这何尝不是恶龙的悲哀?

所以我们选择对原生家庭进行批判。通过合适的批判,我们所能看到的,不仅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更是我们自己灵魂的缺口。通过合适的批判,我们所能做到的,不止是改变原生家庭,更是救赎自己。

反方认为,原生家庭批判实际上并不能让年轻人释怀过往。可是在我看来,年轻人在对原生家庭的批判中了解父母,认识自己,甚至窥见人性,就算到最后仍然不能释怀,难道这些就不算是自我拯救吗?

在自我拯救的过程中,对原生家庭进行合适的批判,本就是不可或缺的啊!如果连对原生家庭进行合适的批判都做不到的话,一个人究竟又怎么能够实现对自己的解救呢?

反方说这是徒劳无功,然而我倒要反问一句,如不批判,又当如何?在批判以后,就算最终失败,也总算是一个结果。可若是否认批判的作用,那么我们的创伤又该如何治愈?我们的心结又该如何解开?我们的幸福又该如何寻求?我们的自我又该如何拯救?

不是所有事情都只重在结果,有时候过程更加重要,批判如此,爱如此,生命如此,救赎更是如此。

即使生命是一场盛大的无可挽回的腐烂,我们也要永远选择救赎。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