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传统以新生

观察员 毒舌杂谈 362 0

在我的观点里,兰亭集序真迹的散佚固然使人感到惋惜,但是这对于中华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或许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伴随着光阴的流逝与岁月的变迁,这世间的大多数事物便必然会产生出一定程度的演进与发展。我们绝不能够以封闭保守的态度去逃避这种必然到来的变迁,因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倘若放弃了自我变革而寻求一时的稳定,你我便一定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抛弃,最终成为孤陋寡闻的井底之蛙。

所以说,倘若兰亭集序真迹的散佚可以在客观上促进中国书法文化的自我革新,并激发后来者的激情与想象,使他们的创作境界更上一层楼。那么,兰亭集序真迹的散佚便绝不能算是一件使人痛心疾首的坏事,而只是一件使人略感惋惜的好事。

更何况,一切艺术作品都具有其独立的生命,创作者终归只不过是一个孕育婴孩的产妇。当作品走向世界、走向大众,它便为创作者与欣赏者所共有,人们可以借助对于它的理解与演绎,进而创造出更为繁荣灿烂的文化现象。因此,优秀的经典艺术作品不应、也不能只局限在最初的意旨与内涵,来自于欣赏者的阐释与互动,才能够真正使得这一文化作品获得历久弥新的强大生命。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更进一步说,恰恰是后人对于伟大作品异彩纷呈的认识与阐释,构成了这一作品的深刻与丰富。在文化领域,我们大可不必因为前人的伟大成就进而丧失了自我创造的信心。毕竟,卓别林在卓别林模仿大赛之中也只能屈居第三名,后浪终归拥有着后浪的力量。我们一定要在借鉴历史与传统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惟其如此崭新的未来才有可能来到我们的身旁。

实际上,这种扎根历史而面向未来的态度不仅适用于兰亭集序真迹的散佚,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掘也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中华的古典文化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与光阴的荏苒,也面临着历史的磨损与偶然的失散。面对这份已然走进过往的文化宝藏,我们既不能够教条刻板的照抄照搬,但也不能够不假思索便全盘否定,而一定要用历史的沃土去滋养现代的嫩芽。相信吧!在未来的某一天,这朵融汇古今的美丽花朵终会在明媚的朝阳之下悄然展露自己的容颜。

来吧!就让我们一同向着悠长的历史与传统进发,不断去发掘那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宝藏。想必,那份来自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一定不会将我们辜负,将逐渐开枝散叶的现代文明滋养、哺育。

但愿,经过我们不息的奋斗与创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在当代演绎出唯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骄傲与伟大。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古典的历史文化也便被赋予了崭新的生命。就像在那个历经严冬的春天里,广袤的原野再度为一望无际的繁花铺满。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