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不会有黎明升起

观察员 毒舌杂谈 445 0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广泛普及的大数据时代,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的社交,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习以为常的新常态。甚至,在有的时刻,虚拟空间已经不再甘于作为现实世界的互补品与附庸而存在,并渐渐发展出了其自成一体的独立体系,乃至于大有将现实世界化作其附庸的势头。

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利有弊,但终归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决不能够因噎废食,而将互联网技术与虚拟空间全盘否定。毕竟,由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终归还是需要由更新的发展来解决,而决不是由放弃当下的发展成果作为逃避问题的方式。

然而,在讨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搞清楚这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差别与联系,并明了暗藏其中的内在逻辑。否则,一切的讨论都将会是粗暴、武断且不负责任的。

有许多人这样认为:基于网络空间的虚拟世界,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对于现实的拙劣模仿,是便利人们现实生活的工具。但是,虚拟的世界虽然来自于现实,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寻求着超越现实与当下的束缚以达到一个完全升华的精神世界。这样一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矛盾也便产生了。

那里不会有黎明升起-第1张图片

其实,这样的冲突,自人类文化的诞生之日起,便一直存在。书籍、绘画、音乐以及舞蹈,其实都可以被视作一种人们渴望创造出一个独立于现实的虚拟世界的尝试。只不过,前现代社会的文化创造碍于技术所限,对于现实社会的影响与替代终归是有限的。在古代,的确也有一部分人会沉湎在书籍、绘画、音乐这些文化创造之中,但是这些人终归只是少数,而不会在社会之中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

但是,自从第五次信息革命以来,人们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数量便开始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与此同时,虚拟世界也伴随着这次信息大爆炸不断完善与发展着自己的面貌,并且越来越以一种极端具象化的生动方式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种趋势带来的好处是:在降低了人们获取文化的门槛的同时,也丰富了你我的文化生活。现如今的我们,只需要用手指轻轻地触动手机屏幕,便可以轻松地做到足不出户而遍观天下。这在几百年前那个教会控制文化,连书籍与文字都是一种奢侈品的中世纪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可是,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也同时带来了另一个问题。正如我在前文所述,文化自它诞生之日起,便在渴望着超越现实、升华现实,乃至于取代现实。在一些科幻小说的情节里,甚至会有将全人类的意识上传至一台计算机中这样的奇思妙想。毕竟,那样一来人类也便可以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之中,建立起一个我们心心念念千百年而不得的理想国与乌托邦。当然,未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将这种愿望实现,而这种愿望又究竟会将人类的文明导向何方,依旧是一个未知数,也不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问题。

我举出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发达而繁荣的文化生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人们原本全部集中在现实生活之中的精力。并且,那些沉湎于文化生活与虚拟世界的人群也将开始成倍增长,甚至成长为一个数目庞大的社会群体。人们借着虚拟的文化所产生的快感与愉悦,正在逐渐地将很大一部分人剥离出现实世界。

毕竟“数字化的社交关系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可以想象,建立起了这种认识基础与心理模式的个体,对于现实世界的需要除了吃穿住用这些维系生命的必需以外,还能剩下些什么呢?友谊、赞许、尊敬以及人类的一切精神性需要,虚拟的世界已经给予他们了。更何况,这种满足还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与痛苦,一切仿佛都是准备好的,浑然天成地存在于那里,又有什么理由要将它拒绝呢?

在我看来,这或许便是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矛盾的根结所在。虽然,虚拟的世界可以为我们疲惫刻板的现实生活带来些许的轻松与愉悦,但是我们却也必需明白,真正的生活究竟在哪里。毕竟,那里只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终归也不会有黎明升起。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