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节之浪潮席卷而来,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之

观察员 毒舌杂谈 578 0

造节之浪潮席卷而来,在一些人看来,这些“新生”的节日,似乎不能称得上为真正的节日,认为它们吞噬传统文化的内涵,消蚀节日本身的意义。

于是,人们对其嗤之以鼻,将其贬的一无是处:这是“大众的盲目与疯狂、与消费紧密结合的陷阱、欲望的构建者、浅薄的狂欢”,可黑格尔曾慨叹:“存在即合理”,诚如斯言,社会在“造节”的轨道上行驶,留下足迹,那么“人造节日”的出现必然是有其道理的。

诚然,这些节日不同于传统节日,根植于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美丽的民间传说,发轫于企业和地方F的这些节日往往铺张浪费、劳民伤财,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我们也绝不应一概而论的认为,这是时代下的弊病与污垢,正如并非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的一样,这些节日也并非全部一无是处。且慢对这充斥着商业气息的节日痛心疾首,看那神州大地在病毒桀桀中最先实现经济正增长。

一九年末,神州浩劫,天下动荡,罹难者不计其数,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下跌,二零二零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百分之六点九,虽然个人存款有所增长,但商品零售却一落千丈,人们欲望越来越低,消费越来越少成了经济恢复的拦路虎,刺激人们的消费欲迫在眉睫。

于是,“财政出消费券,金融机构贴息,商家出折扣,平台出场景”,在女王节、双十一等节日中取得了斐然的效果,这时,企业与抗疫英雄一道,担起了经济复苏的大旗,终于在年末,中国经济由负转正,“弥漫着商业气息”的节日功不可没。

且慢对这由谐音方式批量生产的节日,嗤之以鼻,看那“荒诞仪式感”背后的脉脉温情。

时代发展太快,工作学习太过枯燥,人们需要仪式感与新鲜感来冲淡这份乏味,诚如南京大学推出的音频节目《家书》中所言:“从起源来说,520——中文的谐音化身节日的浪漫,这一天与舶来品‘2.14情人节’完全不同,也有别于七月初七中国传统情人节的氛围。”

这种数字的浪漫是“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爱恋,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性光辉,这种浪漫让人们想起,在工作学习之外,还有很多人等待他的问候与关爱,让人们在“996”甚至“007”的忙碌之中适当慢下来,感受身边的爱,这是弥足珍贵的。

揆诸当下,淘宝在今年的双十一宣布推出“极速退款服务”,当商家不在致力于充满诡诈的折扣,而是注重客户的体验,又有谁还能说这样的节日没有用?

数百年,乃至数千年后,时下的“节日”一定会成为彼时的传统!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